变“专用”为“共享” 成都公交专用道调整的背后

信息来源:成都交通运输 发布日期:2025-02-28 18:31 浏览次数:

    2025年2月15日,成都公交专用道再次迎来优化调整,除部分特殊路段外,本市其余路段公交专用道启用时间调整为工作日7:00—9:30、17:00—19:30(含法定节假日调休的工作日)。

    这一调整是从2023年6月1日开始,针对公交专用道的第四批次优化调整,也是动作最大的一次,在缓解交通拥堵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
  

此次公交专用道调整优化以后

市民的感受如何?

在调整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?

下一步围绕公交专用道还有哪些动作?

当前

成都市两会正在火热进行中

代表委员们对于交通治堵

有怎样的建议意见?

带着问题

让我们和记者走访现场

采访

市民、政协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

👇

  

从“有点不适应”到效果明显

市民支持点赞公交专用道开放

  

    2月15日,周六,成都公交专用道调整优化后的第一天。

    当天是周末,意味社会车辆全天可以在公交专用道行驶。在西门的进出城要道花牌坊街。路口的提示牌、路面的提示字样均已更新。

    

    

    一开始,驾驶员还有些不适应,迟迟不敢驶入。通过执勤交警在路口的提示,陆续有车辆行驶上了公交专用道。“肯定是好事,相当于多了一条道出来,通过时肯定更便捷了。”驾驶员刘先生说。

   

   

    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,“放开”的公交专用道在缓解拥堵方面发挥的作用愈加明显。

    2月24日,新华大道。早高峰之后,很多社会车辆已经在公交专用道行驶。对家住一环路,在红星路工作的杨先生来说,新华大道是他上下班的必经之路,此次公交专用道调整之后,他深有感触。“这一线的车流量很大,平时过了早高峰仍然会有排行,现在快了很多,可以说是调整到了我的心坎上。”杨先生说。

    据了解,本次调整优化的时间从2月15日持续到3月15日,预计将释放600公里的道路资源。

   

从“应设尽设”到“按需设置”

变“专用”为“共享”

  

    公交专用道,在保障公共交通出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
    为建立快捷公交体系,在2000年,成都便建了第一条公交车优先道,在2008年将优先道升级为专用道。

    “成都大规模施划公交专用道,应该是从2010年开始。”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秩序处优化科科长张栋说,从2010年到2020年,是成都轨道建设快速发展,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的10年。

    在轨道交通尚未成网之前,公交在公共交通出行中,发挥着绝对主力的作用,成都中心城区日均载客量突破400万大关。此时对于公交车道,相关部门采取的是应设尽设的方法,在2023年,成都市公交专用道总里程已达1083.7公里。

    随着成都机动车保有量跃居全国第一,拥堵成为困扰市民出行的“城市病”。市民建议开放公交专用道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。

    2024年10月,成都启动开门治堵工作,在先后发布的两批次堵点任务清单中,都涉及公交专用道的调整。成都公交专用道,迎来了从“应设尽设”到“按需设置”,从“专用”到“共享”的转变。

   

建立动态评估机制

根据客流制定方案

  

    本次成都公交专用道的调整,采取了放开平峰时段供社会车辆通行、对二环高架等快速公交暂未放开的策略,为何会如此?

    张栋表示,根据交管部门、市交通运输局、公交集团联合对公交运输态势、客流、道路特征的分析,根据客流情况来制定方案,按需设置公交车道。

   

  

    根据统计,在通勤时段,客流对时间的要求比较高,在早晚高峰两个时段(7:00—9:30、17:00—19:30),这部分客流占到了60%左右。在非通勤时段,客流对时间要求急迫性不是那么强了。综合以上两点,采取了放开平峰时段,社会车辆可走公交车道行驶的办法,目前北京、重庆等城市也采取的是同样的办法。而以二环高架为代表的快速公交,因为承载了大客流,所以此次暂未调整。

    据了解,针对全市公交专用道的使用率、客流情况等,我市建立了动态评估机制,根据数据的变化,对公交专用道进行按需设置的动态调整。

   

连线两会

  

    开门听音搜集意见建议

    适当精准开放公交专用道

    本次公交专用道调整后,针对市民反映的指示不清晰等问题,相关部门已经采取措施,进行了再优化再调整。针对市民和网友关注的“公交专用道优化措施能否再扩大”等问题,市两会上,记者采访了市政协委员、成都公交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沈卫平。

    他表示,目前成都正在开展开门治堵的工作,公交专用道的开放是一个小切口。开放之后能够有效促进道路使用效率的提升,也能够保证绿色出行的需求。而出行效率的提升,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,可以说开放公交专用道的举措是很好的。

    沈卫平还表示,下一步,要动态跟踪收集市民提出的建议,适当精准地开放公交专用道,同时做好道路标志标识的完善以及宣传。保证开放了,能发挥最大的效率,也希望通过开门听音了解大家的意见和建议,及时地改进。

   

主管 | 成都市交通运输局

来源 |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

编辑 | 余茜、尹以顺

打印 关闭
Baidu
map